近段時間,氣温逐步回暖,我市各鎮街田間地頭,農户忙得熱火朝天,耙田犁地、翻土起壟、育苗插秧,全市已進入春耕春播的關鍵時節。3月15日,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,今年省裏下達的糧食生產目標已經下來,我市要確保早稻播種面積達到1.82萬畝以上。
“早稻最好在春分開始插秧,清明前完成插秧。”市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表示,春耕時,所有農田需要加快辦田進度,做到“田等秧”,特別是冬種馬鈴薯和稻底菜的禾田,農户最好在插秧前20天,把野草、菜葉類型的綠肥作物翻埋到田地裏,使它腐爛作肥料,漚田時間要有15天以上。
記者瞭解到,今年我市要確保早稻播種面積達到1.82萬畝,主要集中在南朗、坦洲、民眾等鎮街,目前各鎮街的播種任務還在劃分中。市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建議,各鎮街可以通過墾造水田、徵而未用的閒置地、低產病害多的蔬菜地、低效果園、低產魚塘等多種舉措擴大早稻種植面積。
抓緊早稻種植的同時,我市還將抓緊甜玉米、花生、大豆等農作物的播種。對於蔬菜、甜玉米等類型的農作物,我市將以市場為前提,根據其品種特性播種。對於農作物生產所需的物資,據相關部門調查,我市春耕肥料需求量達7417噸,年需求量達18158噸,目前現有庫存肥料13750噸,市民無需擔心肥料供應問題。
下階段,市農業農村局將抓好農作物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的推廣,提高農作物良種覆蓋率。同時實施農藥化肥減量工程,積極推廣測土配方施肥、稻草腐熟還田技術、有機肥替代化肥、水肥藥一體化噴滴灌技術和頻振式殺蟲燈等主推技術,減少農藥化肥用量,確保種植業生產和產品安全。
據悉,今年市農業農村局將繼續落實糧食生產扶持政策,對中山市範圍內直接從事種植水稻的農民每畝每造補貼250元,冬種馬鈴薯的農民每畝補貼250元,各鎮街種糧補貼政策還在進一步研究落實中。